第031封信 | 为什么飞机不能飞得更快?
人们曾以为声速是飞机速度不可 逾越的障碍,因此提出了音障的概念。
创新和超越的过程概括成三步:
- 回到原点重新思考
- 重复过去成功的工作 方法
- 根据新问题适当增加新方法
任何让人花钱找罪受的产品都很难赢利,这也是今天VR没有真正形成市场的重要原因。今天哪怕再好的VR眼镜,都很难做到使用半小时以上头不晕。
在商业上,不仅要关心一个东西好不好,还要问一下贵不贵。
第032封信 | 航空业需要一个特斯拉
对于超音速飞行,至今没有实现,还有很多技术以外的问题,那些才是决定性的。
因为911事件,机场安检要求的提升,导致等待航班的时间延长。飞行速度的提升并不能带来显著的效益。
不仅汽车和航空这样被垄断的传统行业鲜有进步,即便是在微软内部,因为公司垄断了 PC机的操作系统以及Office办公软件,在过去的 20年这两款产品也没有什么进步,这就是垄断的结果。
答读者问 08 | 为什么发明的荣誉总是给予最后一 发明家?
为什么最后一个发明人的发明如此重要呢?
- 发明并非是简单的从 0到 1的过程,而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,开始的时候是量的积累,最后一个发明人完成质变。
- 最后一个发明人通常是实现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人。 在此之前的发明,因为有诸多不足,不好用,因此无法普及,普罗大众接触不到,因此也不知道。
- 发明常常需要在前人量变的基础上形成质变,因此不太能够从 0开始,需要站在前人的肩上。
作者观点: 1. 不要纠结谁早、谁晚,关键看谁能产生效果。 2. 发明是一个漫长的过程,不会简单地一次完成。
来信补充 | Google文化的最大特色之一:TGIF
第033封信 | 为什么算盘是计算机?
有了口诀控制,或者说指令控制,算盘才能算计算机,否则,它 只是一个辅助的计数工具。
在今天的计算机领域,计算机的软件就相当于口诀,要远比硬件, 即那个算盘实物,重要得多。
在很多场合讲,不用担心人工智能本身,要担心的是背后操控它的人。
发明的分类:
- 第一种是发明一个完成特定功能的新设备、新仪器,或者新方法。
- 第二种是在原有的设备基础上发明一种新的使用方法。
很多能另辟蹊径做出发明创造的人, 其思路其实就是把现有的技术用好。 - 有些发明,虽然一开始是为了某一个目的,属于第一类发明,但是后来很多人在此基础上将它进行功能性的扩张,它就成为了一个平台,这就成为了第三种发明——平台的发明。
第034封信 | 计算机从简单到复杂
发明的一个轨迹,就是为了让一种设备完成更多、更复杂的功能,发明变得越来越复杂了。这是发明的常态。为什么我们讲专业知识重要,因为没有精深的专业知识,就无法应对越来越复杂的工作。
我们再次看到“控制”对于计算机的重要性,或者说它是计算机的本质之一。
好的工程师是如何在边界之内做事情的。
事实上,当什么东西变得太复杂后,就要有人换一个思路进行发明,将它重新变得简单,这也是发明的大趋势。
第035封信 | 计算机从专用到通用背后的逻辑
香农的思想, 我们可以把它总结为“模块化”和“等价性”两个方面。
所谓模块化就是用少数简单的模块,搭建出各种复杂的功能,这是今天 IT行业工程设计的核心思想。
计算机和 IT产品容易通过模块化实现的背后,还有一个原因是等价性,即再复杂的计算都可以等价成很多加减乘除运算,再进而等价成开关电路的逻辑运算。
在科学上,常常有两个问题,它们是等价的,解决了第一个问题,就等于解决了第二个问题,反之亦然。
科学的美妙之处又在于,这两个等价的问题,一个比另一个容易得多。
有了模块化和等价性的原则,计算机的设计思想就改变了。
在图灵那个时代,大家开始考虑能否设计一个通用的计算机硬件,再设计一组控制指令。
对于不同的问题,计算机硬件不用改变,只需要改变控制指令的序列就能解决各种问题。
第036封信 | 事倍功半 vs 事半功倍
楚泽和巴贝奇的经历给了我这样三点启发:
- 当世界上任何东西越做越复杂的时候,就是开始从复杂往简单转变的时候了。
- 一口吃一个胖子的结果可能是零。大的目标要分解成简单的,一个个解决, 一个复杂的问题如果能拆成两个等价的简单的问题,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很多,就可以事半功倍。
- 巴贝奇的悲剧除了时机不对之外,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,就是他低估了问题的复杂度。
复杂度通常不是随着问题的规模呈线性增长的,而是呈指数上升。
第037封信 | 我们真的清楚为什么上大学么?
在上大学,上名校这件事情上,中国人恰恰缺乏主见,普遍是一种从众的心态, 因为别人家的孩子搞了奥数或者机器人,我们家的也要学;大家都上大学,我家的也要上。
第038封信 | 为什么现在的大学教育已不足以培养出精英了?
第039封信 | 为什么要上大学,还要上好大学?
上大学不仅让人成为未来社会精英的可能性增加很多,退一步讲,即使不能成为精英,获得幸福生活的可能性也大很多。
底层人士进入中产阶级的捷径就是在大学里学好专业技能,而中产阶级想进入精英阶层,除了做到这一点,还要进行博雅教育。
上大学很重要的目的是提高自己的格局。 格局不大,人就走不远。
怎样增加自己的格局和见识呢?最好的办法就是上大学。提高自己格局和见识最好的方法就是和比自己强的人在一起生活。
第040封信 | 在大学,你需要补充自己哪五种训练?
- 看透钱
上哈佛的目的,是成为精英,不是学习赚钱的技能。作为精英,有钱了是要反哺社会的。 - 先学会服从、合作;学会当助手、当领导
如果一个年轻人能够在大学里完成服从者、合作者和助手这些角色的训练,将来走向社会时,领导力提升得就快。 - 认清边界,学会在边界里做事情
在边界里做事情还有三个地方需要训练,并养成习惯。
第一是防御性思维,也就是说,自己虽然在边界里做事情了,但别人可能会越界, 因此要有所防范。
第二是围棋思维, 未谋胜,先虑败,只有立于不败之地,才容易取胜,而且在遇到 挫折时,才能翻盘。
第三是计算机思维中的缓存(Buffering), 具体地讲就是凡事留有余地,凡事不能太较真。 - 把自己培养成健全的人,要谈恋爱,要建立自己的朋友圈,要了解别人的心思,要和一些师长成为朋友。
- 树立信仰
第041封信丨为什么要学习语文?
两个问题:
- 如果把语文放在所有的课程中,你如何看待它的意义?
- 对比你去年的语文水平,你觉得学习语文有什么意义?
要想在事业和生活上有不错的发展,首先要知道自己在地图上的位置, 以及了解自己的方向。而了解自己的位置和看清楚周围环境又是密切相关的。
阅读理解能力在通信上可以被看成是接收信息。信息既然有接收,就有发送,而发 送信息是我们所谓的表达能力。它包括书面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。
今天,没有表达能力的人,不仅不会有很好的职业发展,交朋友也会有障碍。 而对于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,语文又是所有课程中最重要的。
学好语文能够让我们做事情更职业化。
很多人的工作邮件写的极其不专业,大家对他的事情也就敷衍了事。还有很多人写东西含义模糊,词不达意,无端增加沟通成本。
学好语文可以帮助提高个人素养。
第042封信 | 为什么要学习数学课?
那么怎么才能考好数学呢?我用的不是 “学好数学”,而是“考好数学”。简单地讲,只要做好三件事情:
- 首先是阅读理解(Reading comprehension)
- 其次是建立比较完整的 数学知识体系
- 第三是善用逻辑, 就这三条,没有第四条。
先说阅读理解。 如果一个学生把教科书上的内容学会了,却做不出难题,50%的原因可能是根本没有读懂题, 当然还有一些学生可能甚至把题读错了。
在阅读理解中,很重要的一条是理解暗喻,也就是从字的表面理解深层的意思。 在 数学难题中,很多已知条件其实都是通过暗喻给学生的,但是很多人看了之后完全无感。
第三个要素则是逻辑能力,即从已知条件得到结论,需要一步步推理得出来, 这一点我们大部分中小学教学做得都不好。
了解了点线面等基本概念和几何学的五条公理,自己合上书能把全书所有 的定理推导出来。
学习数学的目的:
- 首先是阅读理解, 将来能够看懂书,理解问题,这件事情是让大家受益终身的。
- 第二是培养逻辑能力, 因为只有具备了足够强的逻辑能力,才能得到新知,才知道遇到问题后如何解决问题。
第043封信 | 为什么要学习历史?
首先,学习历史是为了清楚我们自己所处的位置,并且看清楚未来的方向,以便在 一个大规模的时间和空间内看待问题。
学习历史首先是学习看问题的方法论。
学习历史目的:
- 首先,学习历史是掌握一种客观公允,而且能够超出时代的看 问题的方法。
- 其次,学习历史是为了学会做研究,这一点是美国教育的特点。
- 最后,学习历史可以了解今天世界文化的多样性,培养自己的包容性。
从整体上来讲,通识教育对人的一生有长远的好处,但都不是为了短期马上见效的功用。
第044封信 | 为什么要学习科学?
在我看来,学习科学有四个目的:
- 首先是掌握一种看待世界和解决问题的方法。
- 其次, 科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类知识的边界,培养基本的科学素养。
- 帮助我们获得可叠加的进步,能不能够获得叠加性进步,决定了我们能有多大成就。
一个合格的软件工程师,要知道采用别人已经写好的,被长期证明运行无误的源代码,作为自己开发新产品的工具,而不是自己去实现每 一个功能。 - 成为一个讲道理的人。
讲道理需要双方有共同的认识基础和彼此认可的讨论问题的方式,而科学本身就是帮助我们建立这样的认知基础和方法。科学工作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讲道理的过程。
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,我们变成了更好的、更有能力、更讲道理的人,这才是学习科学的目的。
第045封信 | 幸福的含义
幸福的特点:
- 每个人都有基本保障。
- 生活很省心,而省心的原因除了有保障,更重要的是彼此能相互信任。
幸福来源的共识,可以总结为下面六条:
- 经济增长(个人财富增长);
- 健康长寿;
- 良好的社会关系;
- 慷慨大方,捐赠和给予;
- 信任;
- 有过自己想过的生活的自由。
第046封信 | 休假旅游的意义
旅行的第一个意义是增长见识,对于他人告知的事情,亲身验证一下, 才能记住,变成自己身体中的一部分。
旅行的第二个好处是帮我们走出自己平时生活和工作的圈子。无论是在热力学中, 还是在信息论中,一个封闭系统都是向着熵增加的方向发展的,也就是说变得越来越无序。
旅行的第三个目的是让我们了解自己。
第047封信 | 冬日冰岛之旅
第048封信 | 歌剧浅谈
- 是关于产品和品牌。很多品牌,它们会因为一种产品做得特别好而出名,然后它们又做了其他的东西。
- 和我们以后要讲到的教育有关。 在挑选学校时,想学什么,想成为什么样的人, 就挑选最适合自己的大学,而不是仅仅看名气和排名做选择。
- 在用人上,我们也应该人尽其才。 同样,我们被别人用的时候也应该考虑用人单位的核心业务。
第049封信 | 什么是风险投资?
什么是风险投资呢?
从资金管理的性质上讲,它是一种特殊的私募基金。
所谓私募,就是说不公开针对大众募集资金,当然在管理上,也采用封闭式管理,既不对外公布业 绩和投资回报的细节,也不能在市场上随意交易。
风险投资的资金,是让创业者在一定时期内,能够专心致志做自己想做的事情,不必为收入和成本发愁,而不是用来烧钱购买市场。
风险投资人总的角色是“甩手掌柜”。 他们的资金对创业是辅助作用,项目真正成功与否,是看创始人、项目本身,以及运气。
风险投资的规模相比股市、私募基金、房地产、债券等市场,是非常非常小的。
风险投资的管理者,不论原来从事什么职业,最终都成为了技术专家,而不是财务专家,他们擅长发现有潜力的创业者和项目,而不需要专注于资本运作。
风险投资能够成功的社会,需要是一个有完善的信用制度( Credit System) 的社会。
第050封信 | 风险投资的起源和神话
从风险投资的诞生和发展历史可以看出:
- 风险投资是和创始人共同把事情做好,共享利益
- 高风险并不意味着必然有高回报, 管理风险投资基金的人未必都是行家,在这个领域经常会有泡沫出现。
- 高回报的投资通常来自于,对技术和产业独到的见解,而不是因为善于算经济账。
第051封信 | 风险投资基金是如何运作的?
私募基金是在和魔鬼打交道,但他们是更厉害的魔鬼。
风险投资则相反,他们是在和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打交道,同时他们又是更聪明的人。
风险投资的关键是准确评估一项技术,并预见未来科技的发展趋势。
第052封信 | 风险投资如何帮助创业公司成长并获利?
从今天讲述的风险投资过程,我们可以得到这样四点启示和结论:
- 对于没有上市的公司,不管估值多高,创始人的财富都不过停留在纸上,只有钱落袋为安之后才 是自己的。
- 投资人和创始人的利益是一致的,除非到了关门清算的时候。
- 投资人的股份在清算时有优先权,也被称为优先股。
- 一个公司最终要靠盈利来获得财富,靠烧投资人钱,早晚有一天资金链会断裂,当初纸面上有多少财富,最后都是水中月,镜中花。
来信补充 | 硅谷三家顶级风险投资公司的做事原则
红杉资本大致有两个标准:
- 被投公司的技术必须有跳变,就是我常说的质变或革命。
- 被投公司最好处在一个别人没有尝试过的行业,即第一个吃螃蟹的人。
红杉资本对好项目、好公司的看法:
- 公司的项目(发明、产品)带给客户的好处必须一目了然,而不是讲一大堆故事。
- 技术上要有绝活,即核心竞争力。
- 好的业务永远是花小钱就能做成大生意的。
格雷厄姆做孵化器,或者说做孵化—投资混合体的方式和之前的投资人都不同,他不看重场地等物质条件, 而强调人的潜能和经验在创业成功中的重要性。
风险又有长期风险和短期风险之分,一般人只会注重短期风险,比如股票的短期风险就很高,但是长期风险并不高,因为经济是往上走的。而存款,短期风险近乎为零, 但是长期风险很高,因为通货膨胀几乎永远会发生。
第053封信 | “风投之王”约翰·杜尔的投资哲学
杜尔投资的方法和特点:
- 顶层:投资未来,注重项目对世界的影响力。
- 创始人和团队层面:看创始人的基因。
- 时机层面:寻找潜行的公司。
- 投后管理:强调网络效应。
杜尔经常会问创业者这样三个问题:
- 其一,假如我们认可了你的想法,按照你希望的金额给你投资,你能否告诉我两年后世界会有什么不同?
- 其二,为什么微软不做这件事,或者Google不做这件事?
杜尔问这个问 题主要是看创业者是否有深思熟虑的考虑。 - 如果微软或者 Google做了,你是否会被他们碾压死?你的壁垒在哪里?
他希望看到创业者能够从新的维度,新的高度接近过去前人考虑过,但是解决不了的问题,而不是说自己发现了别人都看不到的大金矿。
我通常也是这样问创业者的——按照你的希望给你投资后,世界会有什么不同,哪怕有一点微小的,但是是正面的改变,也是好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