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章 耐心 想象力决定生产力
第058讲 | 易耗品与耐用品
国经济学家欧文·费雪(Irving Fisher)的经典名著《利息理论》(The Theory of Interest, 1930)
费雪认为,利息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现象之一,它起源于时间,起源于人的耐心。
只要与时间有关的现象,都涉及利息。而根据时间的维度,世界上所有的产品、商品、资源,都可以简单地划分为两种:
一种叫易耗品,一种叫耐用品。
所谓易耗品,就是能一次性消费完毕的物品。比如牛奶,蛋糕和奶酪。
耐用品是它提供的服务、发挥的功能,必须在一个时间段内慢慢发散出来。要花费较长时间才能享受的物品,叫耐用品。
一棵苹果树是一件耐用品。
人力资本是一种耐用品。
一种耐用品,只有在时间的维度上才能体现它的价值,发挥它的功能。这是耐用品的含义。
任何一种能够带来收入的资源、本领或者禀赋,都是一种耐用品。
儿童也是一种可消费的耐用品。
第059讲 | 不耐产生交易
在消费的问题上,人有时间上的偏好,不耐是人的自然倾向。
不耐是每个人都有的自然倾向,但其实每个人不耐的程度是不一样的。
什么因素决定了不耐的强弱:
- 首先是年龄。
- 其次,想象力也能够影响不耐。信念其实就是对未来前景的想象。
- 耐心跟时局也有关系。
人与人之间的耐心不一样,他们对手上耐用品的估值就不一样。
偏好现货的人和那些偏好期货的人之间,就会产生交易,也就是说不耐产生交易。
而在这个交易当中,现货和期货的比价,就是我们所说的利息率,简称利率。
为了说服别人,让他们推迟消费、接受期货,就只有一个办法,对他们进行补偿。补偿就是利率的基础。所以未来越是不确定,利率就越高。
第060讲 | 利率管制及其后果
正是因为利息是对人们延迟消费、接受不确定性的一种补偿,只要把时间这个因素考虑在内,收取利息就是一种天经地义的行为。
所有这些宗教的禁律、人们的舆论、学者的观点、戏剧的情节,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,就是忽视了时间的维度。
第061讲 | 利率变化支配资本现值
贴现率就是未来价值(期值)转化为当前价值(现值)的打折程度。
贴现率的概念:未来价值在今天的打折程度。
贴现率的变化影响人们对未来投资的决策。
选择0.1%的贴现率,意味着人们对未来极其看重,人们有超强的耐心,把100年后的事情看成好像是明天要发生的事情一样。如果是这样,我们今天就值得做出非常大的牺牲,来换取明天——而不是100年后的——那100元钱。
第062讲 | 投资就是时间上的平衡消费
我们每天吃饭,是投资还是消费?吃饭当然是消费,但是不吃饭我们还能工作吗?为了能工作,每天吃的饭就是投资。
投资和消费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区别。
我们每一个人追求的,不是今天的消费最大化,也不是明天的消费最大化,我们要追求的,是终身每一个时间点的收入之和最大化。
人们追求收入总和的最大化,而不是某个瞬间的收入最大化,这个原理能解释生活中的很多现象。
第063讲 | 股价究竟能不能预测
在真实世界里,事物发展的规律决定了事物变化的节奏;
而在预期的观念世界里,则是那些新消息被披露的过程,决定了价格变化的节奏:
- 有新的消息披露出来,资产的价格就有变化;
- 没有新的消息,资产的价格就不会发生变化。
第064讲 | 股市到底有没有泡沫
经济学家尤金·法玛(Eugene F. Fama)后来把这个思想系统地表述出来,提出了“有效市场假说”(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)理论。
有效市场假说的核心含义是:
- 资产的价格已经反映了关于资产内在价值的所有可得信息,所以它们的价格就是最有效的价格。
第065讲 | 肥猪丸与回报率
经济学里有一个基本规律:所有资产的回报率都会趋向于相等。
第066讲 | 未雨绸缪:储蓄还是买保险
通过储蓄来未雨绸缪,它的特点是未来的结局可变,是有风险的:要么保有原来的这份储蓄,要么这份储蓄被用掉。
通过买保险来未雨绸缪,它的特点是未来不论生病还是健康,未来的收入都是稳定的,但这种稳定性得花钱来购买。而保险公司就是为了满足我们的需求,专门提供“未来收入一致性”服务的一种商业机构。
第067讲 | 保险的运作原理
保险公司通过双管齐下,同时运用这两招——细分和加总——就能够使它的保险产品性价比更高,吸引更多的顾客,而保险产品因而也就能成为一种适销对路、满足市场需求、能够自我维持的商业产品。
第068讲 | 那些不是保险的保险
保险定义:
- 一定是随机的事件
- 一定是独立的事件
- 而且是不想管的事件
那些政府的补贴,被保人可以自己选择的都不是名义上的保险。
第069讲|当商品不被当作商品
戴着经济学的眼镜看世界,就会发现生活中总是有不少值得思考的现象。
有很多保险,名叫保险,其实不是保险,比如我们上一讲提到的失业保险、养老保险;
而有很多商品,明明是商品,却又不被当作商品,比如教育、医疗等。
我们要问的是,教育、医疗、交通、能源、用水、住房,究竟是否符合商品的基本特征?
它们的生产需不需要耗费真实的资源?它们的品质有没有高低之分?人们会不会对它们展开争夺呢?
人有政府提供的免费医疗保险,而动物没有。动物享用的是市场化的服务,所以动物到了就可以得到服务。
人不行,人得等,因为人享受着政府的补贴。
追求绝对公平的想法其实是有问题的,因为除非资源足够充分,人人都能够同时得到快速的服务,否则最后谁都快不了。
每当有免费午餐出现,资源就会被滥用。而为了使这个机制延续下去,政府就一定要对这种滥用行为进行管制。
要避免问题连环出现,根本的办法还是回到问题的起点,把那些本来就是商品的商品,毫不含糊地当作商品来对待。
第070讲|用期货合约来重新分配不可避免的风险
期货市场满足人们对确定性的需求。
货合约的签约人,必须包括三方,不仅包括买方和卖方,还包括期货市场,后者是中间方。
交易者通过期货市场表达对未来的不同看法。
期货合同本身并不能够减少风险。
风险是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特有的,没有人能够彻底消除风险。
期货合同起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重新分配风险。
回过头来看期货市场,也是一样的。在整个世界里,虽然风险的总量没有变,但是由于风险的分摊发生了变化,人们的满足感得以普遍提升:那些讨厌风险的人,哪怕多付一点钱,他们也得到了满足;而那些喜欢风险、喜欢大起大落的人,他们得到了金钱的补偿,也非常满意。
期货市场不是赌博,它只是重新分配了本来就不可避免的风险。而赌博是制造了本来并不存在的风险,期货市场跟赌博是有本质区别的。
期货市场是一个正和游戏——人们经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、重新分配风险以后,每个人的幸福感都得到了提高。
期货市场鼓励人们对未来做更准确的预测,期货市场的这个特点,鼓励了人们系统深入地研究相关信息的活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