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章 权利 自由不等于免费
第046讲 | 权利有别于能力
迂回竞争带来了巨大的财富。
在动物世界,狮子非常勇猛,也很有能耐,它们展开的都是直接的竞争:要什么就抢什么,单刀直入,毫不含糊。但狮子却非常贫穷,身无旁物,孑然一身。
让人类有别于动物,长期展开迂回竞争,从而积累大量财富的原因之一,是人类社会逐渐建立起了精致的权利体系。
权利有别于能力。
能力取决于自己能够占有多少,而权利则取决于社会上其他人愿意给你多少。是别人对你的认可,不是你自己认为有就有,是别人认为你有,别人愿意出来保护你行驶的,那才叫权利。
第047讲 | 权利是人赋的而非天赋的
德肖维茨的立论是:权利来自人类的经验,尤其是那些惨痛的经验、那些巨大的错误。
权利需要社会上其他人的共同认可和执行。
第048讲 | 自由不等于免费
经济资源本身是有主的,应该尊重这些经济资源的主人,尊重他们的产权。因为他们的产权跟法律所要保障的那些政治权利同样重要。
第049讲 | 产权的兴起
产权的兴起:
- 一个是外部性,
- 一个是人口的聚集。
只有当权力的安排带来的好处足够大的时候,人们才去操心,怎么样才能界定产权,怎么样才能行驶产权,怎么样才能保护产权。
第050讲 | 产权:使用权、收益权和转让权
三权相加就是一个完整的产权:
- 使用权
- 收益权
- 转让权
如果一个人对某一资产只拥有使用权和收益权,但没有转让权,那他往往只是暂时拥有这一资产。
从产权的角度看,人们是不是真正拥有某件物品,最有效的试金石就是看他有没有权利把它卖出去。
第051讲 | 产权保护之一:财产原则
产权保护有三个基本原则:
- 财产原则
- 责任原则
- 不可转让原则
什么叫财产原则呢?意思是:一个人想要剥夺别人的产权,只有一个办法,就是向这个人付费,付到他愿意放弃为止。如果是通过这种方法把产权从别人手里拿过来,那么这种产权就是根据财产原则进行保护的。
政府只对财产权进行一次干预,就是确权。
责任原则的意思是:当一个人侵害了别人的产权以后,侵害者就要向产权所有者赔偿,但是赔偿的金额不是由所有者确定,而是由第三方确定。
在实施责任原则时,政府往往做了两次干预:第一次是确权,第二次是当发生侵权行为时,由政府来决定赔偿的金额。
第三个原则叫不可转让原则,顾名思义,就是政府禁止所有权人把他所拥有的资产卖给别人。
政府干预了三次。第一次是确权,第二次是如果产生侵权的行为,那么有政府决定这个侵权的赔偿金额。第三次政府还禁止原来的产权所有者出让他的产权,不准卖
在交易费用非常高的情况下,在没办法进行事前议价的情况下,我们只能退而求其次,使用责任原则。
为什么要惩罚刑事犯罪分子?
罪分子犯了两重罪:
- 第一,他伤害了别人;
- 第二,他改变了规则,把原来明明可以根据财产原则进行保护的资产,变成只能通过责任原则来保护。我们惩罚刑事犯罪分子时,其实惩罚的是两宗罪。
第052讲 | 产权保护之二:责任原则
第053讲 | 产权保护之三:不可转让原则
我们来做制度上的因果分析,看看不同的制度、不同的约定,会产生哪些不同的后果。这样的分析,才是经济学关注的重点。
第054讲 | 经济学家论道路拥堵
弗兰克·奈特在1924年发表了一篇论文,名叫《关于社会成本问题解释的一些谬误》。
以产权私有及道路收费解决拥堵问题。
经济学家讨论拥堵问题的切入视角,他是从资源怎样才能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这个角度来切入的。
第055讲 | 拥堵费的实践
拥堵费筛选的不是贫富,而是需求。
无论拥堵费如何使用,征收拥堵费本身都有意义。
征收拥堵费与优化城市道路可双管齐下。
在介绍需求定律时说过,供给和需求并没有截然的区分,只要价格上升到一定程度,原来的需求者就会变成供给者。这个道理,用在治堵问题上也完全适合。拥堵费越高,人们就越乐意把道路让出来。
征收拥堵费的目的就是调节需求。
第056讲 | 公用品和私用品
私用品最关键的含义是一个人用,别人就不能用;相反,一个人用的同时不影响别人使用的商品,叫公用品。
一个鸡蛋,我吃了你就不能吃;一个苹果,我吃了你就不能吃;一支铅笔,我在用你就不能用。一个人用别人就不能用的商品叫私用品。
公用品最好的例子是旋律,一首歌,我哼你也可以哼,我哼一万遍都不会破坏这个旋律,你也照样可以哼。一个科学定律,我用一万遍也不影响你用。这些都是公用品非常好的例子。
第057讲 | 灯塔的故事
私人也会修建公共用品,因为他会从其他方面把公共用品的费用收取回来。